【明報專訊】俗 語說「十年人事幾翻新」,由開埠後已有大量華人聚居的西環,百年來社會面貌轉變更可謂翻天覆地。這片今天正式開通鐵路的民居地,原屬開埠以來最早有規劃的 社區,建有早期富殖民地色彩的建築;一路通往半山的正街更是主幹道,馬路兩旁掛滿招牌,車水馬龍繁華興旺,惟一切隨年月清洗,目前該區戰前平房只剩3幢。

研究本港史的高添強提醒政府,港鐵線勢加快地區轉型,但社區生命力在於多元及新舊並存,呼籲多保育僅存歷史建築,「若政府、發展商強行主導社區發展,只會失敗」。

今 天的西營盤與堅尼地城,從近海的電車路往山上看,矮矮的住宅與唐樓仍存在不少,但更多的是遮蔽了太平山景色的新建高廈,地面街道則由食肆與酒吧進駐,不少 外國人亦搬到這「新鐵路」社區。高添強接受專訪時笑言,「以前西營盤哪有西人(外國人),70年代之前,堅道以下你想找一個英文招牌都難!」

華人聚居 屬首個規劃住宅區

西 區發展至今已有160多年歷史,早年是只有華人居住的密集社區。高添強解釋,1840年代開埠時,英國主要在中上環發展,到1850年代,內地發生太平天 國等戰亂,大批人口從廣東省遷移香港,基於中上環「已住滿」,灣仔至金鐘一帶則被英軍佔據,城市無法向東邊伸延之下,就向西擴展。

當時西營 盤屬本港首個有規劃的住宅區,高添強形容它富有西方特色﹕「高空睇好厲害,一格格、一行行的,東邊街、正街、西邊街、第一街、第二街……美國紐約街道一 樣,沒考慮山坡起伏,像一個perfect square(完整四方形),上環街道一比較就較亂」。此外,西營盤亦是首個有妥善公共服務的區域,建築雖然不是浮華類別,卻有富殖民地色彩,既有西方的 露台、樓柱,又配有中式瓦頂,很有心思。

作為上環延續,近海地方則與貿易相關,鹹魚欄、製作麻包袋等等,遠洋帆船或蒸氣船在近岸地方停下,就靠舢舨運貨物上岸;維修、貨運等活動一直伸延至堅尼地城,居民不少都在碼頭一帶上班。

他指出,1949年中共建政後聯合國對中國實施禁運,加上70年代經濟起飛,西營盤繼續填海發展新住宅,至近年發展商紛紛重建,豪宅進駐向高空發展,令社區面目全非。

戰前興建民居僅餘3幢

舊 建築急速「被淘汰」,本報最新統計,現時西營盤屬戰前的評級歷史建築民居只剩下3幢,包括德輔道西207號、餘樂里10號及堅尼地城青蓮臺9號。仍有市民 居住的德輔道西207號建於1921年,曾作商業及住宅用途,1934年時曾是廣利蓆庄舖址,至1985年改為勵豐釀酒公司,公司雖已結業,但店前仍保留 其標誌;其餘兩者則分別建於1936年及1920年代,都是碩果僅存,其餘獲保留的評級建築以公營機構、教堂等居多。

街市地舖上樓 改變地區網絡

高 添強在90年代面對轉變,帶着照相機走遍街道,為建築物拍下「歷史遺照」。作為古諮會成員的他說,政府與發展商的介入加速了社區轉變。他舉例,作為西營盤 「中心點」的正街,過去百年本來相當興旺,市場就在路邊,後來政府建街市方便管理,把地舖全放進大樓,卻直接改變了地區網絡,「市民就是鍾意邊行邊買,為 何一定要上樓?」

「社區轉型無問題,世界好多地方,唔同時期有唔同性格,但政府同發展商唔應該主導、加太多規矩,想呢度變成點樣點樣,咁就 會失敗。」高添強解釋,成熟的城市,值得稱讚的地方就是社會多元、新舊並存,如舊建築可保留到地區歷史氛圍,社區網絡亦不應強行拆散,就如過去本港發展一 些新市鎮,「刻意刻劃只會扼殺地區生命力」。

明報記者 鄭穎瑩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